《教育部关于批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教师〔2023〕4号)正式印发,我校共获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这是学校首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层次和数量创历史最好成绩,实现重大突破。
成果名称:面向智能汽车产业链,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大团队大平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完成单位
长安大学,清华大学,西安工业大学
█成果完成人
赵祥模,马建,张毅,赵轩,汪贵平,杨澜,陈轶嵩,黄鹤,王鹏,胡坚明,徐志刚,龚贤武,仝秋红,王润民,张静晓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团队面向智能汽车产业链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始终坚持以德立学、因材施教,不断探索教育改革创新之路,与清华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全面协同,构建了跨行业、跨学校、跨学院、跨学科和跨专业的“五跨”教学科研大团队、大平台,形成导师组指导、研究生牵头、本科生参与的雁阵引领式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格局,打造了以本促研、以研强本的“本硕贯通双闭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经过14年系统研究与实践检验,学生创新思维和工程能力全面提升,为我国智能汽车领域培养了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教学成果有效解决了如下主要问题:
1.如何在有限培养周期内,构建与技术变革、学科交叉、知识更新相匹配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2.如何在智能汽车新技术快速迭代、知识爆炸背景下,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端产品开发能力?
3.如何将大团队、大平台的科研优势转化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面向智能汽车产业变革对人才知识结构的新要求,深挖“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学科方向”内涵,重构“专业+αi”的本硕贯通双闭环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车辆工程、计算机、自动化等主体专业知识架构,有力支撑了智能汽车技术变革对人才知识结构的新要求。
2.针对智能汽车技术快速迭代对人才创新能力素养的新要求,打造“交通牵引+IT赋能+汽车融合”的分级植入、师生协作的矩阵式科研训练项目课题库,实践创新与理论基础有效衔接,实现了学生创新思维、科研能力、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3.围绕智能汽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资源配置的新要求,整合产学研用多方资源,三校通过教师互聘、学生联培、课程互选、科研协作等长效保障机制,将优质资源引进课程、融入教材、丰富实践、带动竞赛,通过大团队大平台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资源的持续优化。
█成果的创新点
1.培养理念创新。打破传统学科本位的组织形式,提出了跨越学科边界、产学边界的“专业+αi”多学科融合育人新理念,实现了有限培养周期内知识简单叠加向有机融合的科学转变。
2.培养模式创新。打造了“矩阵式项目分级植入”培养新模式,突破了理论与实践无法有效贯穿的关键瓶颈,实现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与前沿技术变革的同频共振。
3.组织机制创新。创建了“五跨”融合新机制,打破了原有人才培养分散孤立的组织模式,形成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创新合力。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通过持续优化培养体系,显著提升了育人实效,为智能汽车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近年来,研究生就业供需比持续保持在1:15以上,毕业生广泛就业于一汽、广汽、上汽、比亚迪、吉利、理想、华为、百度、中兴等智能汽车领域国内外知名企业,一大批毕业生迅速成长为企业高层管理者、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等。
2.通过长期协作共建大团队大平台,实现了优质科研资源向教育教学资源的高效转化,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素养。三校联合承担了一大批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形成了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为代表的协同创新大团队,共建了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
3.团队教师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专著35部,建成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24门,发表SSCI、CSSCI等教改论文80余篇。成果在我国多所高校推广应用,通过大规模推广应用,辐射传播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成为智能汽车领域各高校学习借鉴的典范,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成果名称:重大项目与重大工程双驱联动的地学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完成单位
长安大学
█成果完成人
彭建兵,李同录,黄强兵,张勤,钱会,李振洪,李荣西,白波,李貅,王万银,焦建刚,卢全中,李萍,朱兴华,占洁伟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2012年以来,我们依托所承担的一些系列国家及省级教改项目、重大科研项目和4重大工程项目,以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面向全校地学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3轮教学改革,构建并实施了“重大项目与重大工程双驱联动的地学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即双驱联动制)。有效解决了如下教学问题:
1.解决了如何通过项目思政,激发和提升研究生的家国情怀和学科使命感的问题.
2.解决了如何通过野外实训,锻造和提升研究生的野外观察能力和科学发现禀赋的问题.
3.解决了如何通过思维与工程结合训练,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理论探究能力和工程实战能力的问题。
4.解决了如何通过校内-校际-国际协同平台,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合作协调能力的问题。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建立思政教育-课程思政-项目思政相结合的品德教育体系。将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实践融入15门课程思政,聘请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和骨干,开设了“名家讲坛”等讲座;寓思政于项目中,提升研究生国家使命担当和服务社会责任感。
2.构建野外实践-室内试验-理论分析相协同的能力培养模式。依托重大项目建成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站和大型模拟试验中心,培养研究生野外发现与动手能力;将重大项目成果融入教学内容,培养研究生对前沿理论问题的探究能力。
3.建立前沿追踪-需求牵引-服务国家相联动的培养机制。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为牵引,将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的攻关融入研究生学位论文环节,培养其对科学问题的洞察力和对服务国家的科技创新执行力。
4.搭建学科交叉-校际合作-国际交流相互馈的育人平台。依托系列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跨学科建立省部级科研平台11个、20余家实践基地,与国内外10多所研究机构跨学科合作研究,为研究生提供了学科交叉与合作研究平台,培养研究生协同合作和国际交流能力。
█成果的创新点
1.将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作为激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催化剂,形成激发兴趣-发现问题-破解难题-追求卓越相促动的递进培养新机制。
2.将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作为驱动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原动力,形成野外发现-技术研发-理论创新-应用实践相互馈的链式培养新模式。
3.将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作为稳固研究生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高地的奠基石,形成多学科-校内外-国内外相融合的协同培养新路径。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综合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育人成效显著。
2012年以来,研究生获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7篇,国际地质灾害减灾协会优秀博士论文1篇,发表SCI论文700余篇;获专利及软著200余项,获国家级、省级竞赛奖90余项,5人入选国家青年人才,6人入选省部级杰出人才等。
2.促进学科建设发展,助推学科人才不断涌现。
研究生成果助力学校地球科学、工程科学和生态环境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获批3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学科教师4人进入全球顶尖科学家行列,1人获国家级模范教师,1人获李四光教师奖,1人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3.服务社会成效突出,赢得广泛赞誉。
超60%毕业研究生成为西部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为推动西部艰苦地区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如黄强兵等10余名研究生通过研发模拟系统开展系列大型模型试验,成功解决了西安地铁和大西高铁地裂缝减灾难题,成果编入5部国家行业及地方规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2020年李国鹏为指挥长成功完成了我国珠峰高度的测量工作,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4.示范带动作用显著,获得广泛认可和推广。
重大项目实施汇集了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协同攻关,该培养体系在合作高校和研究所中得到高度认可,在30余家单位推广应用;中南大学等10多所高校来校交流借鉴,推动教学改革成果辐射推广至20余所高校,得到教育界与工程界的认可,示范带动作用显著。